
自宅是無需刻意去做手法的;
我只是將本來心中所想所要的表達出來了;
自己是怎么樣,生活就是什么狀態;
想像下和你最親近的人在一起...
在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,KIM姐又重新購置了一套住宅。記得2010年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,面積不大,六十平,那時候給自己的定位的基調就是干凈的現代風格,用了一些鏡面,馬賽克,不銹鋼,落地玻璃等元素。十年過去了,發現自己個人偏愛的東西一直都沒變過。極簡,拒絕繁復,這大概可能和我的強迫癥也有一點點的關系,當然對于設計也是一樣,從入行開始到現在十幾年從未離開過,我想我會一直堅持下去!這是我熱愛的職業,保持一份原有的初衷,能幫助到我們的業主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,找到一個更適合或者說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,希望我的出現會讓我們身邊的人過的更美好...
格局和基調的確定,從開始我的想法就是非常明確的(由于工作比較忙的的關系,平時就很少能有在家整理家務的時間,我能不能說說基本上是沒有了)所以在所有的造型都需要簡單,不需要出現過度的裝飾。色彩及材質上面統一純粹,線條簡潔,非常注重后期的儲物功能性和整體實用性,整屋大平頂,采用無邊框的射燈和無邊框風口,通頂的房門和柜門,踢腳線的盡量細化,盡可能多的儲物空間并且因為柜子多還需要考慮柜子隱形設計。把家里所有一切的東西都藏起來,讓它們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。KIM姐認為在后期入住以后會隨著變化在軟裝上也是可以做部分的調整,加入一些色彩元素來豐富整體的空間純在的黑白灰基調。
基本上因為自己是從事這個行業,所以家屬沒有過多的參與進來,基本上都是我一個人做主。(除了廚房空間由我們家屬說了)還好自己不糾結。其實KIM姐平時大部分時間都還是在幫其它家業主操碎心,自己家里基本上管的也不是很多。導致整個裝修過程花了倆年左右時間,一直都是斷斷續續進行中。應該是去年差不多也都好,因為海外代購的沙發一直沒到貨,實在是太久太久太久了,也就拖到今年才正式畢業...太難為情了...
最后想說一句,從事室內設計多年,做過很多風格,也接觸很多很多的業主。在整個裝修過程中,大家永遠都會處于一個永遠在糾結的過程。其實清楚明白知道自己和家人喜歡的是什么,想要怎么樣的生活,包括你的預算是多少,學會取舍很重要,平衡好這點,多聽聽你們設計師的意見,那么可能糾結也不會在糾結了。
原始結構圖

原建筑是非常常規的一百四十平方的戶型?;旧蠌腒IM姐自己手上估計也已經作了不下幾十個了。原始墻體承重墻非常多,整體空間缺少通透感,不夠開擴,動線存在不合理。入戶玄關位置太壓抑,客衛廚房都偏小。不過好在開發商送了三十平方,這點讓KIM姐感到非常欣慰。
平面布置圖

結合了家里只有常駐人口三個人的情況下,就沒過多把外界因素納入考慮的范圍,在改戶型上面也是一樣,同樣取舍很重要。明白是衛生間或者是衣帽間,哪個功能區域對你來說更為重要。KIM姐將原始空間墻體全部打通再重組。生活空間以四大主軸貫穿,分別為客廳餐廳臥室及多功能空間。成為了LKD一體的感覺,整體力求動線流暢及視覺上開闊 。
玄關

客廳


將原結構的南陽臺納入客廳區,增加了客廳的空間。開放以后的布局允許自然光通透整個客廳的空間。頂面采用了吊平頂無主燈的設計,無邊框的方形嵌入式射燈和無邊框的空調風視乎很呼應整體的感覺,在背景墻上增加了一處線型燈的設計,使得原來深灰色的背景墻顯的不那么單調。

左邊的畫是之前去沖繩一個一雙買的,一位日本畫家的第99副限量版,右邊的老夫子香爐是看了《潮流合伙人》以后覺得很帥的一個擺件。






什么家是你心中目中完美家的樣子?
空間,光線,美觀,實用,功能…
對于細節,每一件物品都很重要
每個設計不外乎是為了拉近各個空間及使用者的距離
讓生活更貼近生活…

左邊的畫是之前去沖繩一個一雙買的,一位日本畫家的第99副限量版,右邊的老夫子香爐是看了《潮流合伙人》以后覺得很帥的一個擺件。






什么家是你心中目中完美家的樣子?
空間,光線,美觀,實用,功能…
對于細節,每一件物品都很重要
每個設計不外乎是為了拉近各個空間及使用者的距離
讓生活更貼近生活…